在未来的几十年里,写作或许将不再是大多数人的必备技能,而成为少数人选择性掌握的能力。这一变化的推动力是人工智能。AI 技术的崛起,彻底改变了写作的压力生态——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,许多人已经可以通过 AI 工具完成写作需求。但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?
写作的本质与困难
写作之所以被认为难,是因为它要求清晰的思考,而清晰的思考本身是挑战性的。写作不仅是表达的工具,更是很多职业的核心能力,尤其在高端职位中,写作需求越发重要。然而,许多人从未掌握写作技能,甚至连一些学术领域的精英,也不得不依赖抄袭来完成任务。这种现象表明,写作不仅是一项技能,更是一种稀缺的思维能力。
AI 的到来:写作压力的释放
过去,面对写作困难,只有三种解决方式:自己学会、付费代写或抄袭。然而,AI 技术的进步让这一切变得简单。人们不再需要努力学习写作,因为 AI 可以高效地替代这些工作。这也使得“尚可写作”的中间层逐渐消失,社会将分化为“优秀写作者”和“完全不会写的人”。
危机的本质:从不会写到不会思考
这一变化带来的问题不仅是技能的流失,更是认知能力的削弱。正如 Leslie Lamport 所言,“如果你没有通过写作进行思考,你只是在以为自己在思考。”写作是一种思维方式,失去写作能力的人,实际上也失去了深入思考的机会。
历史的类比与未来的选择
类似的现象曾经发生在工业化时代:工业技术的进步让大多数人的工作不再需要强健的体魄。如果你想变得强壮,唯一的方式就是去健身房主动锻炼。同样,在未来,如果你想保持智慧与认知的敏锐,唯一的选择是主动写作。
未来的社会将分裂为“写作者”和“非写作者”,这背后是“思考者”和“非思考者”的分化。而这种分化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,将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并应对这一趋势。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,答案或许已经很清晰。
About Paul Graham
Y Combinator 的联合创始人、著名计算机科学家、作家和企业家。他撰写了大量关于创业和技术的经典文章,提倡“做让用户喜爱的事情”和“快速试错”的创业理念激励了无数创业者。